近期,一些不法商家利用“私域直播间”等隐蔽形式,通过“免费领鸡蛋”“进群领红包”等诱饵吸引老年人参与,进而通过虚假宣传、夸大疗效等手段推销普通食品或劣质产品,严重侵害了老年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此外,随着网络消费形式日益多样,也出现了“点外卖月付支付”“打车加价”“免密支付被盗刷”等新型消费问题,也值得广大老年消费者警惕。请各位老年消费者收下以下避坑五字诀:
一避:带来“免费福利”的“私域直播”
私域直播间通常通过微信群、密码访问等方式限制传播范围,以此逃避监管。此类直播常以“免费鸡蛋”“红包补贴”等小恩小惠吸引老年人入群,再通过长期“洗脑式”宣传灌输虚假信息,逐步诱导消费。甚至以“内部福利”“限时优惠”为名,要求用户通过特定链接付款,且直播内容无法回看。一旦发生纠纷,难以留存证据,维权困难。
二防:“情感营销”与“权威背书”
不法商家常利用老年人渴望关怀的心理,通过虚构“专家推荐”、“全能大师”、“知名机构认证”等方式博取信任,请勿轻信所谓“成功案例”或“权威背书”。且许多直播间将廉价食品包装成"包治百病的神药",均属违法行为,若遇此类宣传,请坚决抵制并举报。
三识:“免密支付”与“先用后付”
付款时,平台结算界面会展示各种支付渠道,且都在同一页面展示,其中“免密支付”与“先用后付”并非强制或默认设置,务必在使用过程中根据自身需要更换支付方式,确认无误后再完成交易。该功能一般需主动开通,并签署相关协议,如需身份验证的功能尽量不要自主开通,如误开通,请及时查看并关闭此类功能或服务。并保持定期查看账户扣款记录的习惯,防范资金风险。
四用:“专属”适老功能
网络消费时尽量选择App中的“长辈版”或“长辈模式”界面,该功能加大字重与字号,便于阅读;放大图标与按钮尺寸,扩大操作热区,减少误操作;图文结合,便于理解;每一步仅设置一项核心操作,并提供明确反馈;整体界面更加突出核心内容,可减少干扰信息。打车时可使用选择使用平台中的“助老打车”功能,页面设计突出关键信息,放大字体,强化色彩对比,并配备语音助手,逐步引导操作。老年人也可设置紧急联系人,实时分享行程信息,家人可随时掌握出行状态。
五慎:理性消费,依法维权
消费时,优先选择资质齐全、信誉良好的商场、超市及网络平台,并注意留存消费时的界面截图、聊天记录、付款凭证等证据材料,如遇消费问题,请及时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
在此,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呼吁广大老年消费者:树立科学保健观念,通过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维护身体健康,不轻信所谓"神奇功效"产品;同时,网络消费时避免使用超出认知范围的消费方式,仔细查看页面内容,在做重大消费决策前应主动与家人共同商议,守好“钱袋子”,护好“健康身”,安享幸福晚年!
相关附件 |
||
|
||
相关文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