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享数字生活,老年人网络消费牢记这几点
  发布时间:2025-10-29  信息来源:北京市消协 复制网址 打印
摘要:

近期,一些不法商家利用私域直播间等隐蔽形式,通过免费领鸡蛋”“进群领红包等诱饵吸引老年人参与,进而通过虚假宣传、夸大疗效等手段推销普通食品或劣质产品,严重侵害了老年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此外,随着网络消费形式日益多样,也出现了点外卖月付支付”“打车加价”“免密支付被盗刷等新型消费问题值得广大老年消费者警惕。请各位老年消费者收下以下避坑五字诀:

避:带来免费福利私域直播

私域直播间通常通过微信群、密码访问等方式限制传播范围,以此逃避监管。此类直播常以免费鸡蛋”“红包补贴等小恩小惠吸引老年人入群,再通过长期洗脑式宣传灌输虚假信息,逐步诱导消费。甚至以内部福利”“限时优惠为名,要求用户通过特定链接付款,且直播内容无法回看。一旦发生纠纷,难以留存证据,维权困难。

情感营销权威背书

不法商家常利用老年人渴望关怀的心理,通过虚构专家推荐“全能大师”、知名机构认证等方式博取信任请勿轻信所谓成功案例权威背书。且许多直播间将廉价食品包装成"包治百病的神药",均属违法行为,若遇此类宣传,请坚决抵制并举报。

三识:“免密支付”与“先用后付”

付款时,平台结算界面会展示各种支付渠道,且都在同一页面展示,其中“免密支付”与“先用后付”并非强制或默认设置,务必在使用过程中根据自身需要更换支付方式,确认无误后再完成交易。该功能一般需主动开通,并签署相关协议,如需身份验证的功能尽量不要自主开通,如误开通,请及时查看并关闭此类功能或服务。并保持定期查看账户扣款记录的习惯,防范资金风险。

四用“专属”适老功能

网络消费时尽量选择App中的“长辈版”或“长辈模式”界面,该功能加大字重与字号,便于阅读;放大图标与按钮尺寸,扩大操作热区,减少误操作;图文结合,便于理解;每一步仅设置一项核心操作,并提供明确反馈;整体界面更加突出核心内容,减少干扰信息。打车时可使用选择使用平台中的“助老打车”功能页面设计突出关键信息,放大字体,强化色彩对比,并配备语音助手,逐步引导操作。老年人可设置紧急联系人,实时分享行程信息,家人可随时掌握出行状态。

五慎:理性消费,依法维权

消费时,优先选择资质齐全、信誉良好的商场、超市及网络平台,并注意留存消费时的界面截图、聊天记录、付款凭证等证据材料如遇消费问题请及时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

在此,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呼吁广大老年消费者树立科学保健观念通过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维护身体健康,不轻信所谓"神奇功效"产品;同时,网络消费时避免使用超出认知范围的消费方式,仔细查看页面内容,在做重大消费决策前应主动与家人共同商议守好钱袋子,护好健康身,安享幸福晚年!

   相关附件
·
   相关文档
联系我们    |    网站介绍    |    技术支持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12 版权所有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 京ICP备1201042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3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