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馆为京外学生开暑期研学专场
  发布时间:2024-08-26  信息来源:北京日报 复制网址 打印
摘要:

  暑假期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面向来京研学的青少年,推出寻访烽火印记 感悟抗战精神——抗战馆行走的思政课暑假专场研学活动。最近1个月,该馆接待20余批次研学团队,涉及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超1000名青少年。

  抗战馆宣教专员徐莹带着河北省沧州市葛兰培训学校的20多名学生,认真参观展厅。杨靖宇牺牲时,胃里只有草根、树皮和棉絮”“赵一曼给儿子的遗书中写: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英雄母亲邓玉芬将丈夫和5个儿子送上战场”……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深深触动学生们。

  在陈列有八路军使用过的绑腿、军服、肩章的展柜前,徐莹问:在抗战时期的历史照片中,我们发现女战士、小战士的军服有时并不合身,谁知道为什么?听完小观众的各种猜测,她揭秘:因为受生产条件的限制,有一段时间的军服没有尺码,上衣的长度一律都是二尺五,大约83厘米。

  在研学活动中,我们根据青少年的年龄特点、知识储备和实际需求,精心编写了不同版本的讲解词。徐莹说,暑期来馆参观的京外学生团体数量增多,该馆在常规定时讲解的基础上,特别开设京外学生研学专场,丰富他们的研学体验,带领他们更深入地感受伟大的抗战精神。

  葛兰培训学校负责人侯树德说,听完讲解,师生都觉得收获颇丰。我了解了历史,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了。”11岁的侯凯文说。10岁的刘桐彤说,自己对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用先辈鲜血换来的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留言簿上,研学团的小观众们一笔一画写下感受:铭记历史”“努力学习让祖国更加强大”“向英雄们致敬”……徐莹说:希望通过开展暑假研学活动,在更多青少年心中种下红色的种子。(记者 牛伟坤)

   相关附件
·
   相关文档
联系我们    |    网站介绍    |    技术支持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12 版权所有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 京ICP备1201042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3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