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好的机票被出行App私自“退高买低”?近日,有用户反映,在智行火车票App提前买好的机票突然被平台退票,然后被重新预订了一张低价票,如果不是收到航司或航旅纵横发来的退票通知,自己甚至都无法发现,怀疑平台借机票价格动态浮动赚取差价,最终通过向平台投诉才获得了差价返还。对此,该平台回应用户称,机票被退系由于出票方员工操作失误。然而,来自购票平台和航空公司的员工向媒体表示,这种情况一般容易出现在机票代理分销中,代理商利用机票价格波动谋求利润。
若平台或代理商私自“退高买低”,是否构成欺诈?用户机票被擅自重订如何维权?一起来看《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苟博程律师的专业解读!
若平台或代理商私自“退高买低”,是否构成欺诈?
若平台或代理商在未经消费者同意的情况下,故意隐瞒退票、改签或重新购票且不主动告知并退还差价的行为,属于“故意隐瞒真实情况”,可能构成欺诈。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存在欺诈行为时,消费者可要求“退一赔三”。
如果系代理商私自操作,平台作为代理商的监管方,需履行审核、监督义务。根据电子商务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平台内经营者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或者有其他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与该平台内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机票被擅自重订如何维权?
机票被擅自“退高买低”,消费者首先要保留好相关证据,如订单截图、支付凭证、航司通知短信等,证明差价及平台未主动告知的事实。然后,优先通过平台客服协商,要求退差价或赔偿,如“退一赔三”。若平台不处理,可向12315等平台投诉,或向民航局、市场监管部门举报。若涉及金额较大或平台拒绝赔偿,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民法典相关规定,起诉平台及代理商,要求赔偿差价及损失。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