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融监管局:严防假冒银行卡诈骗
  发布时间:2025-09-17  信息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复制网址 打印
摘要:

北京地区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期间,916日,北京金融监管局发布消费者风险提醒广大消费者提高警惕,严防假冒银行卡诈骗。

近期,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假冒银行卡骗局,以消费扶贫”“养老补贴为幌子,诱导消费者上当受骗、遭受财产损失。假冒银行卡骗局通常有如下套路:

套路一:假冒银行制造混淆。盗用正规银行字号及品牌标识,采用相近配色方案,试图以假乱真,并在假银行卡上印制虚假官方客服电话,为后续诈骗创造条件。

套路二:高额补贴利益引诱。邮寄或散发假银行卡,谎称消费扶贫爱心卡”“养老补贴专用卡等,宣称持有该卡可领取高额补贴或享受特殊待遇。

套路三:虚假平台制造陷阱。利用虚假APP、网站或客服电话,展示卡内高额余额或谎称寄送贵重赠品,引诱消费者上当受骗。

套路四:巧立名目骗取钱财。以激活账户为借口,收取制卡费”“手续费”“保证金等,骗取钱财。

套路五:套取客户个人信息。不法分子在行骗过程中大肆套取受害者及家人个人信息,为后续诈骗或其他不法活动创造条件。

北京金融监管局特别提醒广大消费者,面对类似诈骗手段,要做到一认准、二警惕、三坚决、四严防、五举报,共同守护财产安全。

一是认准官方渠道。广大消费者要擦亮眼睛,通过银行官方客服、官方网站、官方APP或营业网点办理业务。

二是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任何声称无需审核即可获得高额补贴的说法基本是诈骗,务必保持清醒,不贪图小利。

三是坚决不付不明费用。凡是要求先交钱才能用卡或先付费才能领补贴的,都极有可能是诈骗,切勿向陌生账户转账汇款。

四是严防信息泄露。不轻易将身份证等个人证件原件及复印件交予他人代办业务。不扫描不明二维码、不点击可疑链接、不下载不明APP。不向可疑人员透露个人及家人信息。

五是及时核实举报。如遇可疑情况,立即拨打银行官方客服电话核实。不慎受骗的,请第一时间保存好通话记录、转账凭证、假银行卡等证据,寻求司法帮助。

北京金融监管局提示,广大消费者尤其是老年朋友一定要谨慎处理陌生人散发银行卡、陌生来电、不明快递等,收到补贴”“福利等不明信息的,要保持清醒、警惕意外之财。老年人的亲朋好友也要多多关心老人、时常提醒老人警惕银行卡诈骗。记者 潘福达

   相关附件
·
   相关文档
联系我们    |    网站介绍    |    技术支持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12 版权所有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 京ICP备1201042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3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