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14日,消费者苏女士在某电器商场购买了一台海尔电冰箱,当时销售人员劝她购买商品的延保服务,并将延保的好处说得天花乱坠。虽然苏女士被说得深信不疑,但她连具体延保内容都没看,就掏钱购买了延保服务。商场未开延保单,也没给她提供延保合同,只给她开了一张延保发票。
2013年12月,在冰箱延保服务还没到期前,苏女士发现冰箱出现不制冷现象,赶紧联系商场延保中心。该中心安排维修人员上门进行维修,在多次维修都未能修好的情况下,告知苏女士延保公司修理不了,要请厂家专业人员来修理。苏女士这时才知道,自己花钱买的延保服务,原来不是由厂家直接提供的,而是由另一家公司来提供的,如果厂家维修人员上门修理,冰箱保修时间不延长,所以要收取维修费用。
苏女士认为,自己花钱购买了延保服务却未能解决眼前的问题,对商场延保中心服务特别不满。双方就问题的解决产生纠纷,在协商未能达成一致的情况下,苏女士投诉到西城区
消协,请求调解。
消协认为,此消费纠纷主要是商家忽悠消费者,未将真实情况告知消费者,导致消费者上当,在商品出现问题时,难以得到解决。在此,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一是消费者在做商品延保时,应问清是否是商品厂家所做的延保;二是了解清楚延保内容,以免日后出现纠纷问题难以解决;三是出现纠纷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以免耽误问题的解决。
![]() |
||
|
![]() |
|
|